联系电话:400-962-3929
黄瓜白粉病症状表现
黄瓜白粉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病部位布满白色粉状物,后期还可能散生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,即病菌的闭囊壳。该病可侵染黄瓜的叶片、叶柄和茎部,但以叶片受害最为严重,果实受害相对较少。发病初期,叶片正面或背面会出现白色近圆形的星状小粉斑,随着病情加重,这些粉斑会逐渐扩大并连成一片,最终布满整个叶片。发病后期,白粉逐渐变为灰白色,叶片干枯变脆。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与叶片相似,但白粉量相对较少。这些白粉实际上是病菌的无性阶段产物。在不良环境下,衰老叶片的白粉层里或表面上会产生成堆的黄褐色至黑色小粒点,这些小粒点将进一步加剧病害的蔓延,直接影响黄瓜的产量,给农户带来严重的损失。
黄瓜白粉病发病特点
黄瓜白粉病的病菌具有强大的生存和传播能力。它们可以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或在保护地黄瓜、温室植物上继续为害并越冬,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。在16~24℃的适宜温度和75%相对湿度下,白粉病极易发生和流行。病菌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,5天后即可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,并产生新的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饱和湿度即叶面有水珠的情况下,病菌会吸水破裂而死。然而,栽培黄瓜若因通风不良、栽培密度过高、氮肥施用过多或田块低洼等因素,则更易发生白粉病病害。高温、高湿又无结露或管理不当导致黄瓜生长衰败时,白粉病将严重发生。
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?
加强栽培及肥水管理:通过增施磷钾肥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,同时注意棚室的通风、透光和降湿工作,为黄瓜创造一个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。
药剂防治:可选用的保护剂包括各种硫制剂,如50%硫悬浮剂500倍液、40%达科宁悬浮剂600倍液等。同时,也可选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防治,如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~800倍液、40%福星乳油6000~8000倍液等。在使用保护剂时,应尽早进行,若病害已盛发,则应立即改用具内吸性的杀菌剂,并连续喷洒3~4次,间隔期一般为7~10天,以确保防治效果。
总之,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工作需要农户们的高度重视和科学管理。通过加强栽培管理、合理施肥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及科学使用药剂等综合措施,可以有效地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,保障黄瓜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产。同时,农户们还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病情发展动态,及时调整防治策略,确保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。
关于黄瓜白粉病怎么防治的精彩图文、热门评论,您可能对惠农网以下推荐的内容感兴趣,欢迎阅读。